為進一步提高巡河效率,加大對三屯河流域河道全天候、全時段巡檢,7月6日,新疆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處運用無人機高視野展現、全方位拍攝、無死角監控的優點,首次對三屯河流域進行了空中巡查,創新開啟“無人機+人工”的水體生態巡查監管新模式,實現了昌吉市河道動態巡查從平面到立體的跨越。
隨著接著“嗡”的一聲機鳴,一家型號為JOUAVCW-15(縱橫大鵬CW-15)的無人機迅速升空,按照設定的航線開始自主巡航,對三屯河流域河道進行動態巡檢。該機翼展3.6米,續航時間長達3小時,實際升限6500米,巡航速度可以達到90公里/小時。由于裝載了監控、正射吊艙、傾斜航空相機,該無人機在飛行的同時可快速獲取現場原始影像數據及地理數據,并實施傳輸到地面指控系統,為監管人員提供及時準確的最新信息。
“通過使用無人機對兩個水庫之間進行河道巡查,從以前的平面巡查到現在的立體巡查方式,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處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潘勇說:“無人機監控吊倉通過視頻熱成像對重點區域河道進行巡查巡檢,正射吊倉對河道區域采集高清影像,通過對河道各時段進行的圖像比對,了解河道的變化,實現了對河道的自動化、精準化巡查。”
昌吉市三屯河流域包括三屯河水源河道、兩座山區水庫、兩座渠首、一條總干渠等,河道蜿蜒,總長度約30公里。河道巡查任務強度高、監管難度較大。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處信息中心主任史文靜介紹說,為了彌補人工沒有辦法去到的位置,也就是兩座山區水庫中間的這個天然河道,引進了這套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
無人機的使用,突破了巡查監管的空間限制,而且速度快、視頻清晰、覆蓋范圍廣,由它來擔任全方位、無死角的河道空中“巡查員”,不但可以高效排查和拍攝記錄河道實況信息,更實現了從陸地到空中、從平面到立體的河道巡查監管模式新突破,進一步擴大了河道水體領域巡查監管范圍,突破了日常在時間、范圍、人力等方面的約束。
“人工對兩座水庫中間的天然河道進行巡檢,歷時比較長,基本上是需要大半天的時間。自從用了這套無人機智能巡檢,只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就能夠完全掌握兩座水庫之間的天然河道的情況。在巡檢過程中,畫面能夠清晰實時的傳輸回來,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可以及時的派人過去進行處理。”史文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