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廣東清遠的英德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襲擊,英德轄區內的多個鄉鎮被雨水淹沒。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隨即聯同廣州市多個消防救援支隊、社會綜合應急救援隊前往英德進行救援。其中有一支這樣的隊伍,出動多架無人機設備,在五天四夜里,組織無人機進行空中喊話、高空拍攝。在夜晚,無人機搭載著照明載荷,爭取在最佳搜救時間內不停歇地進行全面巡邏及信息收集,為現場的消防救援、武警民兵提供輔助搜救技術。
這些響徹云霄的喊話與劃過天際的光亮背后,正是一家坐落在廣州市天河區銀湖創意園區的企業——廣州成至智能機器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成至智能”)。該公司是一家在2007年成立的無人機任務載荷生產企業,將眼光鎖定在為城市提供治安維護及應急救援的高空解決方案,旨在通過科技的力量,在困難、危險的時刻為人們“保駕護航”。
▲成至智能C30N無人機
藍海是紅海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據成至智能創始人、總經理廖科文介紹,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大疆無人機的一級代理商。作為大疆無人機的發燒友,廖科文時常思考:無人機作為空中作業的工具,僅靠飛行、拍攝,是遠遠無法讓其真正成為一個高效的生產力;倘若無人機搭載一些聲光電工具與技術,做出一套讓無人機可以“看得更清、喊得更響、載得更重”的產品會如何?當時,廖科文下定決心開啟成至智能的轉型之路,堅定不移地進行自主創新,深入挖掘無人機任務載荷領域的技術與發展。
廖科文引用他在EMBA課程中深受啟發的一句話“藍海是紅海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他決定以探索無人機全新應用場景為轉型方向。轉型之初,廖科文親自帶領研發團隊,通過3年時間潛心產品研究,挖掘無人機任務載荷潛在應用場景,試探每個產品的極致效果。
在“一米寬,一萬米深”的細分領域持續發力
無人機在夜間搜救時主要依靠熱紅外相機進行成像,市面上的大多數此類產品的分辨率過低,只能夠分辨到地面存在疑似目標,但不能分辨出該目標是人還是狗,不是一個讓人信賴的實用工具。成至智能認為,這是關乎社會民生和生命救援的重要課題,萬萬不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于是,成至智能對產品應用場景進行反復推敲琢磨,用匠人般的精神,研發出看得清“細節”的熱紅外夜視云臺相機。該產品的分辨率是現有產品的4倍,配合更大的焦距和更高的靈敏度,能清晰偵測到一千米距離內的人體目標,極大地提升了夜間搜救的能力和效率。
隨后,成至智能跨越“聲、光、電”領域,為應用而生的產品相繼面世:集成長焦高清紅外熱成像相機、有效探照距離可達200米的無人機云臺探照燈、有效揚聲距離可達500米的無人機數字語音系統、最遠揚聲距離超過1000米的強聲驅散器等。
成至智能的產品相繼用于警用、救援、電力、環保、消防、宣傳、邊防及海事領域。應用場景遍布:各類災害現場救援、嚴查非法偷盜、巡防火車站治安、圍捕潛逃疑犯、夜間抓捕執法、監控大型群體活動等。
▲成至無人機探照燈在2021河南特大暴雨災情中參與夜間照明救援行動
從各媒體發布的信息了解到,在天河區應急管理局的指導下,成至智能在2021年發起成立了天河區成至無人機應急救援中心,這是廣州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孵化基地孵化出的第一支公益性應急救援隊伍。救援隊有20多人,全年365天24小時值班備勤,在接到指令后半小時就能整裝出發。2023年7月20日,廣州市無人機應急救援中心成立,系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天河區政府依托成至智能建設無人機應急救援中心,進一步壯大廣州市航空救援力量,提高災害事故的緊急反應能力。
廖科文指出,2022年3月的東航墜機事故,成至無人機救援隊是第一支抵達事故核心區域的社會救援力量,連續工作六天七夜,完成無人機數據采集、三維建模、應急照明等任務。2022年6月,成至救援隊深入茂名石化爆燃搶險救援一線,配合現場指揮部,完成數據采集、視頻保障、生化偵檢工作。
廖科文堅稱:“一米寬,一萬米深。只要在細分領域投入比所有人都多的時間、精力、財務、人力,就一定能做出市場精品?!?nbsp;
渠道為王,品牌為道
2022年4月1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廣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以來,廣州市培育了大批高質量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至智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23年7月14日,成至智能更是成功獲得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資質。
廖科文在總結成至智能“專精特新”的發展經驗時提及,高端技術、高科技產品是成至智能的“術”,品牌的頂層設計是成至智能的“道”。他指出:“成至智能最舍得花錢的地方,一是產品研發,二是渠道發展。”成至智能在海外覆蓋50個國家、100家代理商,在國內有60家核心代理商與300家經銷商輻射全國各地。龐大的銷售團隊協助成至智能有效地拓展市場份額,每月銷量穩步上升。
技術和市場是相輔相成的,技術與優質的產品是成至智能的根基,品牌是讓根基枝繁葉茂的養分。優質的產品需要依托品牌建設實現經濟變現,企業擁有資金反哺研發,繼而持續不斷地孕育出更新迭代的市場精品。
▲成至智能參展2023年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
培育企業家就是培育優質企業
廖科文總結,在“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上,離不開廣州市各社會單位、機構對中小企業培育與支持。其中,尤為重要地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持續培育廣州本地企業家。廖科文堅信:“企業家是這個社會最緊缺的人才,好的企業家可以為社會謀福利”。得益于廣州市優良的高校環境,相信未來各大高校可為廣州本土企業家提供更多的深造機會,如:設立更多面向廣州企業家的管理類項目,賦予企業家更多企業管理戰略知識、宏觀思考產業經濟的維度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培育更多的中小企業家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領袖。
二是持續培育廣州本地企業。中小企業的“專精特新”發展一大需求就是資金,期望廣州市未來持續發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作用,促進社會資本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股權投資力度,引導各類投資機構關注或直接投資,讓中小企業能夠與各類資本實現聯動。
▲成至智能產品“全家福”
針對美國日趨極端的對華芯片管制,廖科文表示:“中國具有全球最大的統一市場,擁有全球最齊全的產業鏈,充分利用本土優勢,減少隱性成本,依托國家最肥沃的建設品牌的土壤,就能夠建設無數的國際品牌。而成至智能就是堅定生產高端的、精美的科技產品,堅持為成為‘受人尊敬的國際一流科技企業’而奮斗?!?/span>